研究成果4-冰凍海域跨海大橋耐久性保障體系建立與實現
發布日期:2014/8/27 14:31:53 作者: 點擊:
2013年6月18日,依托山東高速青島海灣大橋開展的 “冰凍海域全壽命周期的橋梁結構耐久性關鍵技術研究”項目順利通過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組織的專家鑒定。專家一致認為,項目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。
青島海灣大橋是我國冰凍海域修建的第一座特大型橋梁集群工程,所處的膠州灣海域海水含鹽度高,每年存在50次左右的自然凍融循環,保證鋼筋混凝土橋梁的耐久性遇到了空前挑戰。“冰凍海域全壽命周期的橋梁結構耐久性關鍵技術研究”被列入2009年度的省部聯合攻關項目,項目下設五個子課題,由山東高速青島公路有限公司、清華大學、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所、鋼鐵研究總院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共同完成。
青島海灣大橋創下了多個世界之最,2011年9月被美國《福布斯》評為“全球最棒橋梁”,最近又榮獲“喬治·理查德森”大獎。該項目成果不僅對青島海灣大橋的高質量建成提供了技術支持,還為存在氯鹽污染、凍融循環以及兩者協同作用環境下的橋梁耐久性設計、施工、運營管理開辟了嶄新的技術途徑:提出了海水凍融-氯鹽侵蝕協同作用下橋梁耐久性多層次設計理念,建立了基于數據鏈的管養決策技術體系;研發了抗凍融耐腐蝕混凝土-透水模板布-涂層聯合防護技術;首次提出了混凝土凍融為主的在線監測方法,建立了我國首座冰凍海域的實橋暴露實驗站,搭建了動態耐久性數據支撐平臺;建立了跨海大橋鋼結構腐蝕監檢測技術及腐蝕壽命評估方法。
“冰凍海域全壽命周期的橋梁結構耐久性關鍵技術研究”研究成果中,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10項,實用新型14項,獲得省部級施工工法4項,出版專著1部,發表學術論文46篇。項目的多項成果填補了我國在冰凍海域橋梁建設研究領域的空白。
最近瀏覽:
相關產品:
相關新聞:
- 暫無相關的資訊.......